风雨地质人 担当树旗帜
在422省道上,第六大队的灾害巡查车迎着密集的雨点一路往贵溪白田乡地质灾害隐患点而去,如同穿越枪林弹雨般,透明的“雨珠”子弹带着重力加速度撞击到车身之上,“哗啦啦”的声音持续不停……视线很模糊,道路很湿滑,连本该炎热的六月也有了些许寒意,但是,前面的路,必须走。
6月以来,鹰潭市的降雨持续不断,道路边坡上的土壤和鹰潭老表房前屋后的陡坡开始了在雨季的蠢蠢欲动,设置在地灾控制点的检测仪器也逐渐开始有了动静……使命在召唤地质人,风雨敲响战斗的鼓点。
6月25日,局党组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通知》,第六大队结合前期已经推进的地灾巡排查工作,进一步加密巡防网络,以地质领域党员和干部职工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地质专业优势,履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单位职责使命,用专业、迅捷、负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26日,大雨继续侵袭着鹰潭这片土地,第六大队巡排查小组继续整装出发。
地灾调查现场
在贵溪市行马村,小组成员从两栋小楼间的狭小通道穿行到房屋的背面,在阴湿的藤蔓和灌木缝隙中寻找着能够到达临屋边坡上地灾控制点的最佳路线。脚下是枯枝落叶堆砌起来的松软湿滑且带着腐败气味的所谓“山路”。
查看地灾预警设备运行情况
“监测点运行稳定,没有受到人为破坏;居民楼后边坡稳定,现场未见滑塌迹象;周边群众具有一定地灾安全意识,仍需进行进一步安全提示……”第六大队巡排查小组在边坡上边观察边汇总当前地灾点信息,为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在422省道高门村段,一处道路边坡发生滑塌,松软的泥土顺着坡面向下滑移,掩埋了坡脚排水沟和道路一侧……“堆积在坡脚的泥土可以清除影响行车安全的部分,但是临近坡脚的部分暂时不能移动,它们可以起到临时稳固坡面的作用。要在滑坡路段设置警示牌,提示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副队长兼总工程师朱建林带领巡排查小组在巡排查路段和交通局巡查队共同指导滑塌应急处置。
研究地灾隐患点治理措施
6月27日,大队党委书记钟方红带领巡排查小组再赴地灾风险点。风雨持续下的湿冷潮寒,总有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地质使命、党员冲锋在急难险重第一线的担当、奋斗和坚守。
钟方红在地灾点巡查
第六大队要求全队党员同志、干部职工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救灾的严峻形势,践行大队地质技术服务职责,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把党旗插到应急抢险第一线,筑牢防汛救灾防线。
(第六大队 王广友/文 陆凡 吴文忠/图)